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48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66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对皖北地区的利辛、界首、泗县、风阳四县564头犊牛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进行粪便检查,发现有252头感染丁犊牛新蛔虫,其感染率为44.68%,表现该病症状的有102头,死亡22头,病死率为21.57%.粪便检查中最早发现新蛔虫卵的为l6日龄;各县间阳性率(感染率)差异不显著,而日龄间感染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2.
迟子建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女作家中 ,迟子建是卓而不群的。她的早期小说着意描写东北边陲的自然景致和乡镇生活 ,而坚执民间立场、倾心“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则贯穿她的整个创作。在“爱与死”的传统题材领域 ,迟子建也作出了新的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63.
心理是由内在的、相互对立的力量构成的发展中的矛盾统一体。创伤经验是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它是打破虚幻的自我、重新构建主体的积极力量。童话运用语言对创伤经验进行表征,使主体欲望得以表现,儿童无以名状的内在焦虑也由此转化为外在的具体所指。从而有助于儿童对主体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64.
《浮士德》这部作品洋洋大观,涉猎极广,出现了多样母题,如死亡与重生、爱情、巫术等,而行文紧凑,结构精巧,母题的纷呈没有影响其整体意韵,反而赋予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分析其中的主要母题,从全新的视野解读了这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65.
20世纪文评理论总的倾向是不把写作主体“作者”作为关注的重点,或是把作者排斥于文评之外。布朗肖、巴尔特、福柯、德里达等文评家和哲学家宣告“作者死亡”的观点趋于一致,但说法及内涵不尽相同,容易引起误解。本文试图对以上四大论家的观点略作评介,指出“作者死亡”观既是反文学传统又是富有开创精神的先锋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66.
当代文学的重要转折之一是革命英雄形象画廊的形成,文学叙事由此走上把战争年代的生死问题典型化,把英雄的经验普遍化的历史过程.但是,它的审美规范又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战争文学题材的改写得以完成的,英雄形象"忠、仁、义"的人格指向被替换为忠于革命的现代内涵,因此对革命英雄单向性性格的重新解读,和与此相关的当代文学的定位问题,就会在今天的研究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7.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死亡观.有死才有生,人的生存就是在"生与死"两个领域中不断滋养自己,并达到完满和充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8.
郑成功的死因中外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毒杀说和病死说。通过对郑成功死亡的各个疑点的分析,可以明确地得出郑成功是正常死亡,且是得伤寒病病逝的。  相似文献   
69.
文章分析了海明威笔下英雄失败、死亡的命运悲剧,揭示了现代主义者对于未来的深层悲观心理以及人类永不休歇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70.
拜伦的死亡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乐死的传统认识相悖离:一方面他将死亡看作是客观存在,是对自然的回归,悖离了基督教文化中人的生死属于上帝的传统轨迹;另一方面,他视死亡为生命的最终归宿,生命只有短暂的存在,没有永恒,对抗着基督教文化中将人的归宿指向为上帝的天堂,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的彼岸理想。这种死亡观指向性内含着积极抗死、追求生命意义的超越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